《批判性思维》 1-4章  读后感

发布者:上海IT外包来源:http://www.lanmon.net点击数:3287

作者:Simon


心得体会: 如果你发现经常因为冲动、感情用事、被人蛊惑而做错事,那可以认证读读真本书,从根本上找找原因。

1、何为批判性思维?
人们做事都有自己的行为逻辑和思维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在获得信息后大脑立刻就会反馈给我们一个主观的信息,如果我们不对这个思维过程存在问题的,那我们往往会获得错误的行为结果。要想对我们思维过程进行评估就需要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批判性思维就是对自己或别人就特定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或结果进行评估的思维方式,其目标在于做出明智的决定和获得正确的结论,让我们从批判性性评价中获益。
我们在沟通过程中经常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提出的观点是一种断言(主观断言),当别人有不同意见时,我们就需要对观点进行论证,需要提出支持我们结论的前提,并通过前提推理出合理的结论。主观因素会给我们的论证带来很多影响,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各种认知偏差,在特定的环境下,这些认知偏差直接影响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

常见的认知偏差有:信念偏差(不考虑前提是否充分可信,只凭结果的可信程度判断推论是否为真)、可得性偏差(针对自己接触某一结论的频率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从众效应(随大流,人们最常见的行为模式)、消极偏见(消极信息更能左右我们对结果的判断)、损失规避(对损失规避的心理会影响决策的天平)、圈内偏见(亲近自己人总归是好的)、服从权威(盲从权威)、过度自信(自信导致对实际能力的过高判断)、高于平均水平的判断(和自信效应相同,我们容易觉得自己高于平均水平)。认知偏差是主观因素导致的,为了避免这类错误,需要我们在得出结论前梳理自己的思维过程,用真实合理的前提,严谨的论证方法获得客观的结果。



2、两种论证方式:演绎论证和非演绎论证。
人们日常生活中通过三种方式来说服他人:道德(以背景、名声何成就等作为资本)、情感(通过可以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各种方式)、逻辑(通过信息和合理论证来得出结论)。通过道德方式,政客和名人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观点,广告可以借声音、图像、文字等方式与人们建立情感共鸣,这些都是最方便影响他人的方式,逻辑是最严谨但却是最枯燥的说服方式。为了自我思辩,我们要学会运用逻辑的两种最常见的论证方式——演绎论证和非演绎论证。
演绎论证:通过前提为真的有效推理而进行的可靠推理,可以得到结论为真的结果。通过真实的前提来证实为真的结论。
非演绎论证:前提不能完全论证结论,而是用于支持结论,辩论和法庭辩护时常用的就是非演绎论证,很多时候我们提供完全真实的证据,但我们可以收集既可能多的有利证据用于加强我们提出结论的可靠性。
演绎论证对论证的前提要求很高,需要前提完全为真,而非演绎论证只要排除合理怀疑即可得到较强的支持。通过限定用于论证的范围或前提条件,我们就可以通过有限的为真前提进行演绎论证。

3、表达的准确性:
导致我们的表达含混不清有四种主要原因:模糊、歧义、过度抽象和未界定术语。避免以上问题,可以提高沟通表达的准确性。举个例子,前几天某客户要增加个电话会议话机,需要通过扩展麦克风增强通话效果,一套麦克风有2个小麦克风组成。客户给到我们的购买信息是买一台会议主机另外要两个麦克,技术给到我的信息是把之前报价中的麦克风的数量由1改为2,下单后采购反馈一个主机只能连一套麦克风,结果我又和客户确认是否还有其他会议主机,如果没有其他主机需要配麦克,那就只需要买一套麦克风。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的沟通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导致和客户需要进行额外地沟通确认,如果每个订单都需要这么做,沟通成本就非常高,如果下单错误会导致额外的操作成本,而且客户也会质疑我们的专业性。为了加强表达的准确性,无论是口头或书面表达一定要客观公正且清晰准确,通过适当的定义和来消除模糊何歧义。

4、可信性:
在第一章中了解了断言的定义:断言是用陈述句表达的信念,分为主观断言和客观断言。客观断言就是对客观事物情况的陈述,它的真假不依赖于思考者是否认为它是否为真。主观断言的真假依赖于人的判断。断言也有真假之分,也可能区分不出真假。
断言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动结果,因此认清断言的可信性非常重要。书中举例的“4-1-9诈骗”就是网络罪犯利用人们轻信错误的断言而实施的诈骗行为,结果是骗走了美国人民上亿万的美元。
质疑断言可信性要从两方面入手:断言本身和断言的来源。
针对断言本身的判断主要依靠我们自身的经验,如果这个断言和我们的个人经验或我们获得的背景信息相差很大,那么这个断言本身很可能是错误的。
关于断言的来源,有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这个断言是否来自利益相关方,要防止发生“王婆卖瓜”的情况发生。如果信息来自专家,先不要盲从,需要确认做出断言的专家和断言是否有相关性,如果让杨振宁去推荐保健产品,你会觉得可信吗?我们还会通过媒体获取断言信息,而主流媒体多数是被政治力量所控制,网络媒体充斥着杂乱的信息,在媒体宣传的声音中利益相关方的影子隐约可见。
广告也是信息源的一种,以商品推荐为目的,但其提供的信息未必完整且可靠可靠。广告是通过制造人们新的渴望或担忧,以此创造出产品消费的新需求,让人们为了满足新的新渴望或减少新忧虑而买单。基于广告的初衷,我们要审视哪些需求是需要我们立即付费的、对我们现实生活有实际帮助的,除此以外我们无需买单。

前四章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常用概念,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尊重客观前提、避免主观认知偏差,通过充分的逻辑论证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最重要的是要养成准确严谨的思考和表达习惯,做个理智靠谱的人。
IT外包
>
400-635-8089
立即
咨询
电话咨询
服务热线
400-635-8089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