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上海IT外包来源:http://www.lanmon.net点击数:2945
说到交换机性能一定会涉及到两个参数包转发率和背板带宽。
那包转发率标志了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单位一般位pps(包每秒),一般交换机 的包转发率在几十Kpps到几百Mpps不等。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 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
其实决定包转发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也就是包转发率越高。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一般来讲,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乘以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这样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48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48×1.488Mpps=71.424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
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不到261.8Mpps(176×1.488Mpps=261.8Mpps),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
举例子比如: 某国内大厂57系列接入交换机,背板=4x1000×2+24×1000×2(Mbps)=56(Gbps) 吞吐量=28×1.488=41.664Mpps
大家可以很直观的发现交换机的主要性能就是取决于端口数量和每端口带宽,可能有人会问,为何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数值与厂商宣传的数值有不同?比如说这款57系列的交换机网上查到的背板带宽参数就是336Gbps,与通过端口计算出来的差别如此巨大?这就是厂商的宣传技巧了,该系列交换机可以通过堆叠线缆将6台交换机堆叠起来成为一台虚拟的交换机使用那么背板带宽就变成了56x6=336Gbps了,怎么样?挑不出毛病吧?具体交换机的选型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了解了性能参数的计算方式也就可以在多如牛毛的各品牌交换机中选出最适合自己企业的一款了。
文/上海蓝盟 IT外包专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