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手需要保持自律,同时要有开放的接纳心态,要听得进别人观点,能时刻学习,永远要有个备用方案以便保持整个行动的可靠性,同时你要对你的事情的负责到底。书中写到“检验一流智力的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菲茨杰拉德这句话是高手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也是当前时代精英们的思维方式。本书是万维刚老师结合自己读的各种书籍和对其了解精英们的理解总结出来的一些基本特质的描述,高手是站在时代的前端,具有积极乐观的创造精神,具有创造世界、改变世界、洞见未来的本领,当然,高手们还需要借助于大时代、大环境,同时很重要的也需要靠运气,天时地利人和是精英们成为高手的必备因素。
高手们都非常注重打造自己的声望,一旦有了很大的声望,那么他在这个领域就非常值钱,就有了更大的影响力,拥有更优质的资源的和话语权。就像打游戏,我们都会渴望在游戏里成为一个高手,能在游戏中塑造自己的威望。或者在工作中,我们也梦想能成为高手,对于工作得心应手,完成每项任务而带来的成就感。但要想成为高手,建立声望对他人产生影响时,必然会面临诸多选择,想成为一名高手最关键的学会赢得别人对你的信任,每个人想成为自己心中幻想的那个人,那就必须跟自己较劲,想好多个备案,如果做错了,你要学会真诚的道歉,即使道歉你也要具备高手的道歉方式,让别人觉得你可信任谦卑的道歉态度,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道歉的时候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失败中学到东西。
书中说到一个号的道歉要有三步:
1. 明确动机:不是为了赢回别人的信任,而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然而我们很多时候道歉只是为了去获得别人的信任,动机已经错误,因此很多时候的道歉效果反而不起作用,或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
2. 学到东西:态度有问题就解决态度问题,能力有问题就解决能力问题。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为了道歉而去道歉,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儿,所以也不会想到能去学到东西。
3. 提出道歉:说明你的错误,也说明你的改变,但是把是否原谅的决定权留给对方。
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去道歉,如何主动的先道歉,不要太纠结别人是否会原谅你的错误,因为这个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确改善方式,从解决态度或是解决能力的问题点去完善自己,从而得到别人的信任。
作为高手书中还提到了关于决策的内容,“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有做多少决策”。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偏激,但这确实是事实。两个价格差不多的产品,一个质量好一点,一个质量差一点,你选择了质量好的这个,这个不叫决策。
这个选择的过程只是你启动了生活中的自动驾驶状态,根据直觉把事情做了。就像我们在工作中,作为一个主管,看似在工作中做了很多决策,其实那些只是我们按照公司的流程或制度所做的选择,随后得到了结果。那么什么是决策?关于决策的解释,有多个版本。对于我来说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在谋篇文中写到的,决策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不容易判断优劣的几个选项时,能作出不影响未来发展规划所需的正确选择。
关于决策希思兄弟做了总结:
第一步,看看自己都有哪些选项。除了现有的选项,能不能再增加几个选项,尽最大程度扩充你的选项。
第二步,根据现实调查数据客观地评估检验每个选项的优劣。
第三步,从长远目标考虑,选择选项,不要被自己的短期情感左右。
第四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要有一定的准备,为决策的错误留后路。
根据以上4点我们已经能注意到,决策其实就是从若干选项之中选择一个,决策其实就是选择。决策需要尽量多点的选择、需要寻找亮点、做出并列选择。就像书中的一个玩笑话题,基辛格开玩笑的说这帮人给总统的三个选择其实是:第一,发动核战争;第二,直接投降;第三,要不咱们就这么办。。。。。。当然,这个精神是总统面前必须永远有多个选项。其实,这个跟我们学的逻辑思维一样,当要在反馈一个问题,需要让领导做决策的时候,我们需要阐述3个以上观点来说服领导,或者通过两个辅助选择来证明自己选择的观点。
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们习惯做调研,用现有的调查数据说话。但是做为一个实干者,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往往会把决策分成几个阶段,在数据调研分析后,开始试执行,进一步做精准调研,然后根据实践情况做精准分析进行调整。因此,想的再多也需要出自行动,执行力的效率决定了我们的决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