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 读后感

发布者:上海IT外包来源:http://www.lanmon.net点击数:2765


心得体会

这本书我用1天半时间看完,作者用雪莉家庭和工作、生活状态做开始,也用她的家庭和工作、生活的改变做结束,蛮完整的。
首先来看看过犹不及的成语解释: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英文叫Too much is as bad as too little。恰如其分和这本书的副标题中的界限相互呼应的,有点遗憾没有在这本书中看到如何针对和客户的关系建立好界限,我对客户服务以及关系维护是有界限的,不随便答应也不无止境逢迎,但是不确定什么样的界限最好。
我很认同作者的观点:建立心理界线的最关键一步,就是认清自己,给自我定位,知道我是谁,我又不是谁。有成熟心理界线的人,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自由地说出“好”或“不”,而不会为了内心的种种顾虑违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累了自己,委屈了自己,压抑了自己。
要拥有成熟的心理界线,内心的基石需要非常牢固,这个基石就是自我定位,知道我是谁,我又不是谁,我喜欢什么,我厌恶什么,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只有这个时候,我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都可以自由地说“好”或者自由地说“不”,我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不会模棱两可,而是明确的态度,让人知晓,我展现在别人面前的,也是最真诚最真实的自我,而不是装出来的我。
另外,通过这本书我提前了解了为什么以及怎么样为孩子立界限,挺有意思。很惊讶一个三岁的孩子就具有初步的界线能力:有能力对别人说适当的不,却不会担心失去对方的爱;有能力接受别人向自己说不,并不会因此在感情上退缩。我小时候要东西,家里没钱买会直接告诉我没钱或者直接上巴掌,而不会说出“你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这么恐怖的话;还有书中那个父母搞定孩子一切的例子,最后养出来的肯定是巨婴了---无条件的爱,不论你做了什么我都会爱你,你不需要担心你的人生,这样只会扼杀掉孩子表达爱以及捍卫自己选择和控制的权利。
你需要对自己拥有主权,能够识别自身的需要,有一条清晰并善意的界线,主动担负照顾自己的责任。但是我不会无条件满足你,我有我的原则和界线,我会清晰地让你了解,并且温柔并强悍地坚守。因为这个世界上不止你,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界线,你需要学会去尊重别人的界线,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这个世界不是绕着你打转的。有两个好处:其一帮助我们对自己负责,了解别人不是随叫随到可帮助我们反求自己,不是老向外依赖别人,每个人都需要担负起自己的“债”;其二帮助我们去爱别人,尊重别人的界线是可以对别人感同身受的基础,当我们能够用同理心设身处地感受别人的需要,我们才能变得成熟,更能爱人。
IT外包
>
400-635-8089
立即
咨询
电话咨询
服务热线
400-635-8089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