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蓝盟动态         员工故事         夏掰创业         行业资讯

从选择模式到角色定位:IT外包风险控制指南

发布者:tangkuikui      发布时间:2024/9/27      点击数:565

国内中小型企业正面临着不断变革的客户需求与市场环境,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IT外包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有利于整合外包服务商的优势和特色,构建稳定、高效的IT服务架构,还可以降低IT投资风险和成本,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20多年的服务经验,上海蓝盟在此分享IT外包风险控制策略,确保企业能够在享受外包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有效规避潜在风险。


尽管IT外包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获得先进技术、增强业务创新能力、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但如果管理和控制不当,会引发以下风险:高度依赖外包商、沟通不畅、外包商的疏忽可能导致企业战略风险。因此,IT外包对CIO来说,绝不是甩包袱,而是对管理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下几点控制策略可供参考:


1. 选择合适的外包模式

根据企业的运行实际来规划策略。企业的业务规模、IT管理能力、业界的标准化程度以及法律法规的健全性等因素,影响着企业是否采用整体外包或部分外包模式。目前,国内具备整体外包能力的企业依然少见,国外外包服务商虽然技术先进,但费用高昂,且因国情差异,应用理念和沟通模式难以适应国内中小企业现状。因此,较为适合的选择是部分外包模式:依据IT系统的业务特色和应用领域,有针对性地分发给不同的外包商,不仅整合不同行业的优势,还能分担风险。


2. 选择合适的外包商

外包服务商的水平参差不齐,选择服务商时应慎重。企业必须有效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外包提供商。管理层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其技术、管理、资金和运作能力。从国外经验来看,企业常选择综合实力强大且熟悉业务的IT提供商。国内企业可以选择一些能力强、系统熟悉、信誉好的本地IT提供商,以便更好地沟通并降低外包成本。


3. 与外包商之间的角色定位

合理定位与外包商之间的关系是IT外包顺利实施的基础保障。IT部门应制订整体IT蓝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IT外包商依据这一规划提供可接受的服务,并反馈实施情况,推动企业IT规划的完善。避免简单将企业IT部门定位为监督者、外包商为被动服务者。二者应形成一个以企业IT规划为主导、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


4. 制订恰当的外包服务时限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的服务模式和业务不断涌现。如果IT外包商无法与时俱进,外包服务可能制约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采用战略合作框架内的短期合作模式,如选择3-5年的中短期合作,既保证软件生命周期,也减少潜在风险。


资深专家指出,很多企业为节约成本,将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方式开展是一种“双赢”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委托有资质和经验的IT外包公司,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而对于外包服务商而言,做好服务是生存关键。因此,IT外包服务作为一个上下游均非常健全的产业,势必进一步健康发展,成为IT大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小企业IT外包符合国情,是必由之路,企业在看到其价值的同时,必须具备风险意识,把潜在风险规避在外包服务战略协商期。


/蓝盟IT外包